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文章搜索
文章正文
中国5月经济数据疲弱 降准降息预期升温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18-01-18 14:39:26    文字:【】【】【

5月份经济数据近期陆续出炉,多项经济数据表现缺乏亮点,低于市场此前的预期。CPI、PPI、工业增速和实际使用外资增速也呈现回落。CPI同比增长2.1%,比4月回落0.3个百分点;PPI同比下降2.9%,创下自2012年10月以来8个月新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2%,比4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5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0.29%,创下近4个月新低。

同时,出口、投资、消费这“三驾马车”表现均低于此前市场预期,除消费相比上月微幅回升以外,投资与出口均出现了回落。

“从5月份各项经济数据来看,经济回暖的情况确实不如预期那么乐观。加上此前4月份的经济数据也不是十分理想,这将会使整个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速略低于第一季度的增速。”宏源证券分析师昨日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在此背景下,多位市场分析人士近日纷纷表态,未来一个季度经济整体依然偏弱,使得货币政策有可能继续维持较宽松局面,但是否降息或降准将取决于宏观调控部门对经济减速下行的容忍度。

支持派:衰退性宽松将是大概率事件

《中国证券报》援引中国社科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的话称,“未来流动性偏紧的状态可能还会维持一段时间,但其后呈现衰退性宽松将是大概率事件。未来不排除央行主动下调贷款利率,减轻企业存量债务负担”。

巴克莱资本也认为,中国工业增长低于预期,同时不断上升的债务和金融杠杆拖累了经济增长,要求货币环境保持宽松。由于食品供应的增加和产出缺口的缩小,通胀得到遏制。我们将2013年CPI通胀预期下调为2.6%,并看到存在货币宽松的空间。

下半年或许不仅是利率放松,中金公司在16日发布的报告中有着更为明确的预期,“预计存贷款浮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贷款利率下限取消在年内就有可能实现。”但是,“如果金融放松和实体经济改革不配套,与房地产、土地交易以及地方政府相关的融资缺乏规范,则会放大中长期的金融风险。”

反对派:降息降准传闻纯属一厢情愿

面对调整货币政策的呼声也有不少人提出了反对意见。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其个人微博上表示,降息降准传闻纯属一厢情愿。若说在市场利率上升之初,尚可解释为外汇占款不及预期的意外冲击,而高利率持续数周、且在不愿意推出SLO(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的情况下本周还又发了3个月央票,已清楚表明不愿释放流动性的意图,那降准的逻辑基础在哪里呢?

此前市场曾预测央行将进行大规模逆回购以缓解当前资金面的紧张状况,然而央行逆回购询而未发,仅重启央票发行,使得昨日市场资金依然维持紧张状态。鲁政委称,“高市场利率持续数周而不出手,说明乐见其成,那降息逻辑如何成立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也表示,中国经济处于调整结构、转型升级阶段,需要给市场运行、经济调整腾出时间,没有必要像以前那样刺激经济、推高增长率。

网友:逾半认为本周五前会降息降准

而在东方财富网的一项网络调查中,逾半网友认为本周五之前会降息降准。截至昨日下午共有5000多名网友参与此次调查,其中高达55%网友认为种种迹象都表明本周该降息降准;45%网友则认为央行近期不会降息降准。

“现在情况比较复杂,一方面,国内经济数据的不乐观导致近期降息的呼声不绝于耳。但另一方面,一旦央行放松货币政策将加重资金流出,给外汇市场带来冲击。更重要的是,无论是降息还是降准都有可能进一步激发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不利于产业转型和调整。前几年大规模刺激计划的影响还没有消退,再试图以资金投入来换取发展空间的做法恐怕很难实现。”上述宏源证券分析师告诉记者,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稳健货币政策在动与不动之间的抉择异常艰难。而在趋势尚未明朗、市场预期复杂的态势下,可能“以静制动”也是一种选择,预计短期内货币政策还将以“稳”静观形势变化。

图片
脚注信息
QQ客服